“过大年,唱大戏”。每当新年,这句俗话便会自然地涌到嘴边。说起戏剧,人们或许就会想到京剧、评剧、越剧、黄梅戏、豫剧,可在中华民族传统戏剧开展的悠悠长河中,却有许多梨园珍宝遗落民间。在衡水市安平县,便传唱着一个悦耳悦耳的戏剧小调——“河西调”,在只需20多个人的庄户剧团的执着坚持中,静静开放。

  “正月十二,在马店是咱们河西调专场,大伙儿得多腾出点儿时刻一块儿练练啊,出了村儿咱更要唱好,总有一天咱们要唱到北京去!”安平县野营村河西调剧团团长,64岁的王树桥一边辅导排练,一边为大伙儿鼓劲儿加油。

  野营村建立河西调剧团已经有40多年了。新年到周边表演,已成为这个庄户剧团的常规。一般刚进阴历腊月,便定好了新年的表演方案。每次表演前,一群土里刨食的农人,就会放下耕耘的锄头,穿上戏服扮上妆,在农家院里排练戏剧,认真得像学生在备考。

  很快,正月十二的表演按期而至。一大早,王树桥和团员们便将装满了行头的木箱搬上了轿车,“本来师傅驾的是牛车,后来改拖拉机了,现在条件更好了。”团员胡素文边说边笑。

  还没开演,台下的人越聚越多,许多人早早就搬着小凳子来等着看。锣鼓一敲响,“骆花女,出门守,梳一个,大耳头。青丝大辫飘脑后,身穿石榴花红开……”扮好戏装的演员一登台,方寸舞台上传出悠扬共同的河西调韵律,引来了场下阵阵叫好声。

  “咱们尽管没在大舞台上演过,但能为乡亲们表演,能让归于这方水土的梨园珍宝一向唱下去,就很知足了。”王树桥说。

  “河西调”又称“娃娃调”“侉丝弦”,起源于元朝末年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前史,是梨园界声称“五腔(老调、丝弦、梆子、哈哈腔、河西调)班”中的一腔,因构成于河北省黑龙港流域的滏阳河以西,故定名为“河西调”,曾广泛撒播于冀、晋、鲁、豫、京、津及东北三省,尤其在河北衡水的安平、深州武强饶阳,大众脍炙人口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野营村里大人小孩儿都能唱几曲,到达跟团表演水平的就有八九十人,安平周围的元氏、赞皇、平山、鹿泉、井陉、定州、高阳、蠡县、河间、任丘等地都曾留下过他们表演的脚印。

  野营村是河西调剧种的首要承载地。40多年来,河西调在野营村几代祖先尤以演员马东江(艺名马月楼)为最的大力传承下,终年舞台表演的剧目保存完好的达50多个,绝大多数为河西调所仅有。据马东江最小的弟子胡素文介绍,这些撒播下来的剧本都是马东江临终前收拾、抄录下来的。

  舞台上,河西调在民间演员的演绎下,散发着共同魅力。但是,这样有神韵的戏剧却几近消亡,是在安平县野营村乡民的口口相传下才得以留存下来。现如今,不单野营村乡民,周边许多乡民也喜爱看河西调。新年期间,河西调剧团在坊间的表演场场爆满,这个几近消亡的剧种逐渐开放出了熠熠光荣。

  本年64岁的王树桥人称戏骨,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他被河西调艺术大师马东江选中,担纲剧种承传,支撑着村里剧团近40年。“当年,康复传统剧目后,咱河西调又空前活泼起来,参演人员最多时到达八九十人。表演规模除周边地区,还到过山西阳泉,均匀每年能有100个台口子。”王树桥激动地说。

  马灵色是河西调大师马东江的小女儿,已有40多年艺龄的她捋捋浅露的灰发,叹了一口气,“河西调真的是个好剧种,可眼下年轻人却不喜爱学戏了。”她说,如果在他们这一辈儿断了档,可真是愧对先祖,也愧对河西调。

  胡素文是马东江的关门弟子。“2000年师父逝世前,曾嘱告说:‘咱这个调子戏是几代人的汗水,一定要发扬光大,继续开展,如果在你们手上丢掉,那就是违法!’”师傅的遗言,不仅是对胡素文的要求,更是对传统戏剧的酷爱。

  王树桥无法地说,眼下最大的窘境是没人学,表演的收入也很菲薄。可剧团的全部成员都下了决计,“不管多么难,咱也得把河西调传承下去。”

  河西调剧团的演员们除了平常的排练外,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戏上,他们在安平几个小学免费教教师和学生学戏剧,学生走了一拨儿又教下一拨儿,让他们欢喜的是,许多孩子都乐意学。“只需孩子们愿学,咱们就愿教!”马灵色脸上露出了笑脸。

  此外,他们还自动联络表演,经过表演扩展影响力,提高感染力,招引带动了更多的戏迷票友入行学艺。

  本年1月,河西调经过第六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。“不图其他,全部为了传承”。这是全部河西调演员的心声。